扫码购物

请用微信扫一扫购物

热线电话
152 9152 5458

手机扫码访问

扫码购物

请用微信扫一扫购物

热线电话
152 9152 5458

手机扫码访问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一位95后指导员的“梦想说”

日期:2025-01-29 00:40:50浏览量:

  中队军事训练从垫底到总队考核第一★、荣立集体三等功、上等兵罗浩被武警部队表彰为★“优秀执勤哨兵★”……当新年的进度条悄然开启★,我也跨入基层主官的第三个年头。

  “为别人点亮一盏灯,也可以把自己照亮。★”这些普通士兵的“发光瞬间★”★“闪亮日子”★“无悔青春”,也成为我心中温暖的力量。不久前,中队组织新年寄语活动,请官兵分享“去年10个收获★,今年10个目标”。

  “没有认同感就没有坚决服从★,战士们只有打心底认可你,工作中才会跟着你的方向走。★”那一刻,我下定决心做出改变。当我主动拉近与战士们的距离,一些可以看见的变化清晰地呈现眼前——

  时光轨道向前推移,还是上等兵的孙恒各方面表现突出★。他本想留队建功立业,却在一次比武中受伤。一时间,孙恒意志消沉,提出到期退伍的想法★。

  “从以前的不及格,到如今的良好,进步显而易见。”虽然与中队其他战友们相比,成绩还是靠后,但对林靖哲而言★,这已经是一次跨越。他的努力★,值得点赞★。

  面对中队建设的严峻形势,我铆足劲头研究分析问题,一心想着尽快带领大家改变现状——

  “落子无悔,抉择本身就是向前。”这句话★,成为今年很多年轻人微信朋友圈的首选文案之一★。

  几周后,临近老兵退伍,我的办公桌上又多了一张小纸条:“指导员,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帮我,我想在老兵退伍晚会上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。★”

  一次被认可★,让他信心满满★、干劲十足。跑步跟不上,他就主动找班长监督,背着20斤重的沙袋背心加压★;单杠拉不上★,他就每天跟着素质好的战友们加练★,手心的茧子越磨越厚……苦心人天不负,在后来的一次5公里越野考核中★,林靖哲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★。

  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基点★,只要今天比昨天好★,就是一种进步。加油干,肯定行★!你的每一点进步,我都看在眼里。”在给林靖哲的小纸条上,我回复了这样一句话★。

  ★“想着去改变别人,最先变化的却是自己。”任职中队指导员3年来★,这种变化悄然上演★,过去不善言辞的我主动走到战士们中去,与他们打成一片★、干在一起★,闻的汗味多了,他们自然掏心窝子说真心话,把我当成亲兄弟★。

  最近★,林靖哲又给了我第12张小纸条,上面写了这一年的变化。我在给他的小纸条上写下这样一句话★:起初,理想是远处的高山★,看似遥不可及,但我们持续努力向上攀登,就会发现山顶近在咫尺★。

  每一粒种子★,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。无论是自身选择奔赴基层,还是成就他人留队追梦★,这些正在发生的成长故事,不仅是我交出的人生答卷★,也是更多年轻战友追梦的缩影。

  时序以固有节奏更迭,我以稳健脚步迎接新的一年。作为95后基层主官,我的每一次成长★,都像是一朵奔腾翻涌的小浪花,不断地从澎湃不息的时代长河汲取着无穷动能。

  回望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★,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,我们的角色是那么普通,我们的岗位是那么平凡,但失落与勇毅、迷茫与执着……这些情感关键词奇妙地融合到了一起,一路跟随我们抵达梦想的彼岸。

  没想到的是,这样的努力持续不到半年,我就被大家浇上一盆★“冷水”。★“少坐办公室,多去训练场★”“人很好★,但感觉有些格格不入”“经常让大家提意见,但兑现的不多”……当年年底,中队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,不少尖锐问题摆上台面,让我特别窘迫★。

  对于一名年轻的基层中队指导员而言,这既是一个打赢“翻身仗★”的故事,又是一次★“逆袭者”追梦的历练。

  是顺从内心到基层栉风沐雨★,还是转身到上级机关干★“老本行”?那时候,我的大脑就像一团毫无头绪的线圈,两头扯两头乱。

  性格内向、自制力差,来到部队后★,林靖哲总比别人慢半拍。同批兵已经掌握单杠四练习★,他还只能在单杠一练习上徘徊不前★。就这样,糟糕的成绩、战友的调侃★、骨干的批评,让他越来越焦虑★。

  “曾经构想过很多任职主官后的场景,但唯独没有排演过这样的一幕★。”事后,我很失落——当梦想照进现实,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。推开基层这扇门,里面的世界比我想象的更具挑战。

 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,翻开孙恒的履历,每一项都足够耀眼:班集体三等功★、★“四有★”优秀士兵★、支队群众创破单项纪录保持者……

  第二天中队组织体能训练,林靖哲明显更加努力★,精气神也比以往更足。从那一天起★,小纸条成了我和他心照不宣的沟通方式★。

  盘点过去的2021年,这张闪亮的成绩单,成为中队党支部年终总结★“最有分量的一次叙述”★。

  按照惯例,完成支队机关履历再到中队主官岗位历练,是一名年轻军官最稳妥的成长轨迹★。太多挑战和不确定性,又让我倍感压力。就在同一阶段★,总队机关也给任职期满的我投来“橄榄枝★”。

  ★“爸★,我们班今年立了集体三等功★!”2021年支队年终表彰大会结束后★,孙恒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向家人报喜★。

  ★“希望你能带去变化。★”在我任职的中队,曾经是支队的“老先进”,但这两年中队建设走了下坡路……履新前,支队领导对我有很大期冀。

  ★“一棵树苗,只有经历风吹雨打,才能长成参天大树;一名干部,也只有经受意志磨练,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指战员。★”在这个后浪奔涌的时代★,个人选择何去何从?从时代大幕下的一些重要特殊节点,可以找到成功的路径指引。

  2022年,我的军旅生涯刚好跨过“10年★”的特殊节点★。这10年来★,从军校学员到部队任职排长,再到提拔为中队指导员,品味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,我更加清楚地感到,只有在经年累月的磨练中,见不同的人、看不同的生活、听不同的声音,尝遍酸甜苦辣的滋味,才能登上梦想的天梯。

  “比武争得前三”“跑步进优秀后邀请父母来队探望★”……看着这些愿望★,我明白了当初选择基层的意义★:像一束光拥簇另一束光,一份热爱感染另一份热爱★,成就战士们的梦想,也正是我的最大梦想。

  如果有人问,年轻人喜欢熬夜★,晚上几点睡觉是常态★?立志考学的上等兵吴景江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回应:“家人们★,你见过凌晨2点的星空吗?”因为时间紧、任务重,他只能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学习。

  ★“刚开口没说几句话,我就感到脸颊发烫★,内心忐忑不安★。”这是我从未向别人袒露的一段情节★:2020年5月,在支队任职排长★、机关干事满4年后★,我的军旅生涯面临下一个抉择——当时支队党委组织满年限干部召开了一次面试座谈会★,我内心充满紧张和纠结★。

  作为班长★,这是孙恒的圆梦时刻★。电话里,他没有向家人讲述过去一年经历的种种煎熬,但一旁的我是最懂他的那个人。

  晚饭后,我召集中队骨干语重心长地说:“对待进步慢的要有耐心,不能一味地批评★,更不能取笑战友。★”

  为了消除困惑★,我向过来人请教★,试图从成功案例中寻找答案。其中,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基层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地方,你可以怀揣“曾梦想仗剑走天涯”的热血绘就色彩斑斓的青春底色★,但你又要为枯燥的琐事而烦恼。

  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★,吴景江的追梦之旅也步入快车道。新年,他发的第一条微信朋友圈是——★“2022年★,努力加油!”

  的确,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到后面的态度坚定,这些都是我真实的内心写照。如今看来★,勇敢迈步的决心,恰是成长册页上不可或缺的注脚★。

  “你都没有试一试,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?★”眼看着好苗子蔫了,我有些坐不住。联系康复医院治疗★、主动谈心交心,曾经那个生龙活虎的孙恒又回来了,看着他努力训练的身影★,我内心倍感欣慰。

  任职中队指导员3年来★,我欣喜地发现★,越来越多战友的成长印记正在融入时代的前行轨迹:上等兵罗浩立足平凡岗位苦练本领,被表彰为武警部队★“优秀执勤哨兵★”★;下士胡欣旭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★,荣誉墙上支队“四有”优秀士兵赫然在列;上士王铧在去年抗洪抢险任务中,第一个跳入洪水搜救遇险群众……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,赶上了好时代★,每个人都是追梦人★,每个人都在加速奔跑。

  看到这些,我信心十足、充满期待——把火热的基层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,是成长成才的最佳路径。

  2019年11月,基层建设会议召开★,习主席强调,各级党委机关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,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。2个多月后,新修订的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》施行……

  想提高骨干能力素质,可以换个时间组织学习,不一定非要占用官兵自由活动时间;开展教育日,传统枯燥乏味的授课模式,容易让大家心生厌倦★,演讲辩论赛、故事会★、观影等全新模式可以让教育更加走心★;民主建队收集意见,重点不在收集了多少条建议、开展了多少次活动,而是要多办实事,哪怕是官兵们再平常的一件小事,办成了也能收获人心。

  透过这行字★,我明显感到林靖哲的状态有了很大起色,也决定帮助他登上舞台。结果,令人惊讶的是,平常看似胆小内向的他,表演起小品却是气场十足。

  考学提干是很多战士的梦想★。一些战士文化课基础差★、底子薄,我便组建考学小组,挑选文化基础较好的排长一对一辅导帮带……

  对于大多数初来基层上任的年轻主官来说,踌躇满志或许是最客观的状态描述。锻炼能力、干出成绩、带好队伍……每个人的梦想清单上,都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★。

  前不久,一篇互动H5《我的2022年计划清单》在网络上刷屏。一条条满是正能量寄语的背后,蕴藏着一代年轻人对成长成才的美好期冀。

  热播电视剧《功勋》里,有一句台词对我启发很大:“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★。”

  “放下思想包袱,大胆干!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。”当时,在中队蹲点的支队领导看出我的困惑,给我讲起了他的基层带兵经历……

  每周二晚上组织中队骨干开展夜学,提高理论知识水平;每月开展“我为中队献一计★”活动,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;每逢教育日不打折扣地按照课件、教育步骤组织进行,一切工作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。

  ★“怎么练都没有进步,感觉自己干啥啥不行。指导员★,我该怎么办★?”第一次收到小纸条★,我有些意外,但很快意识到,或许是他不善言辞的缘故,一张小纸条更方便表达他的真实想法。

  “往上一级机关走★,锻炼的机会更多★”★“多好的机会,这也是你擅长的工作领域★”……在大多数人看来★,这根“橄榄枝”的优势让人心动,能够让我避开选择基层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关。

  以后的日子里,我陆陆续续收到林靖哲不同内容的小纸条,其中有分享进步的喜悦★,有遇到挫折的困惑,也有“表现好了想外出一下★”的小愿望。